大暑三侯: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三伏天裡的中伏時期,也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多的時候,「大暑雨如金」使喜溫作物蓬勃生長,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同時午後雷陣雨和颱風頻繁發生,要做好嚴防水災、風災的居家準備。
濕熱的大暑使人焦煩,因此民間有許多富有當地色彩的習俗來消暑祈福。大暑是台灣鳳梨盛產的時節,鳳梨的台語叫作「旺來」,因此民間在這一時期多用鳳梨來祈求「氣勢旺,好運來」。廣東沿海一帶有俗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仙草有清涼退火的功效,可冷熱兩吃,類似港澳地區的龜苓膏,都是盛夏的消暑甜品。山東和福建會在大暑這一天喝羊湯,伏天吃羊能夠有效的補充營養,更可以藉溫熱的湯發汗,清楚體內積累的濕毒。
排濕的好時節
陽氣最盛的時期,就是消除體內濕氣的好時機,夏季好好養生有助於防治冬天的疾病發生,由於大暑炎熱至極,日常要預防中暑和缺水,尤其高溫酷熱,肝火旺盛,使人焦慮煩躁,也要小心「情緒中暑」,保持充足的睡眠,通風涼爽的環境,使心態清淨,氣平和緩,幫助散熱降溫。
大暑的飲食以清補為主,最重要的是能夠消暑化濕,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增加夏日裡的疲倦感,芒果、榴槤等濕熱食物,易引發濕症,建議適量的食用即止。冬瓜、白扁豆、蓮子、薏仁、綠豆、百合都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非常適合在夏天作成湯水粥品,來達到補水滋潤的目的。
另外,藉由體操和跳躍、按摩等動作,有助於刺激穴道,促進血液循環,在清晨的陽光中,溫和的運動,吸取新鮮空氣,享受自然的微風,舒服平靜的度過炎炎酷夏。
關注許氏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許氏24節氣養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