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參土鳯梨酥

雞捲是很有名的台灣料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傳統好滋味。雞捲一般都用豬肉加魚漿做成,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雞捲裡面沒有雞肉還叫做雞捲呢?據說是因為台灣早年生活節儉,常把宴席的剩菜,切碎後以豆皮包捲炸過,再切塊來吃,成為一道菜餚,頗受好評,名為加捲,而加捲台語的讀音近似雞捲,慢慢就演變為今天我們吃的雞捲了!

小廚為大家介紹這款食材中加入了新鮮花旗參的特別版雞捲~

『花旗參台式雞捲』 成品外皮呈現金黃色澤,看起來香酥誘人,最特別的是將新鮮花旗參特殊香氣巧妙的融合入食材中,口口都吃得到豬肉的香、洋蔥及其他蔬菜的甜,營造出多層次飽滿的口感。吃時沾點甜辣醬或海山醬,搭配酸甜脆口的醃黃瓜,就是超級美味的雞捲嘍!

Continue reading

花旗鮮參燉水鴨

增強體質靚湯:

水鴨與花旗參同煲,補氣養陰、清 熱利水,是一道補氣提神,滋養生津的湯水。

食材:

新鮮野參(或新鮮花旗參)80克、水鴨1隻、 麥冬10克、紅棗3粒、枸杞子20克、陳皮1大塊、薑3片

做法:

水鴨在滾水中汆燙去除血水後洗淨瀝乾水分備用;

陳皮用清水浸泡至軟,刮除內面白色的苦瓢;

將所有食材一同放入鍋中,注入清水,以大火煮滾後, 轉中小火煲3小時即可。

花旗參百合椰子盅

美顏養膚靚湯:

清潤養顏又健脾補虛,椰肉獨 特的清香溶入雞湯中,結合花旗參回甘的參味, 清潤可口。

食材:

花旗參片35克、雞腿4隻、新鮮椰子2個、百 合30克、南北杏各15克、蜜棗4粒、枸杞子20克、 紅棗3粒

做法:

雞腿剁小塊,在滾水中汆燙除血水後洗淨 瀝乾;

新鮮椰子取出椰肉切成條狀、椰子水留用;

將所有食材一同放入鍋中,注入清水及椰子水,以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煲3小時即可。也可以將所有材料浸泡一夜,加上汆燙過的雞腿倒入椰子盅 內,移入電鍋中燉煮。

花旗參石斛麥冬湯

增強體質靚湯:

補氣益陰、清熱生津,對經常熬夜、 口乾舌燥、眼睛乾澀者很有幫助。

食材:

花旗參片35克、豬腱(或瘦肉)400克、石斛15克、 麥冬15克、淮山20克、枸杞子20克、龍眼肉20克、薑2片、 米酒1/4杯

做法:

雞腳切除指甲與豬腱分別放入滾水中汆燙去除血水 後洗淨瀝乾;

花旗參片、石斛及其他藥材分別洗淨;

將所 有食材一同放入鍋中,注入清水,以大火煮滾後,轉中小 火煲3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花旗參響螺煲雞湯

春季養生靚湯:

響螺滋陰潤燥、健脾開胃,花旗參 清熱補氣、滋補強身,最適合濕潤易疲倦的初春飲用。

食材:

花旗參片35克(或新鮮花旗參100克)、響螺肉 100克、新鮮雞1隻、雞腳6隻、豬腱300克、蜜棗3粒、 薑9片、葱白2根

做法:

響螺肉泡水至軟,切片;

雞腳切除指甲與新鮮 雞及豬腱分別放入滾水中汆燙去除血水後洗淨瀝乾;

將花旗參片及所有食材一同放入鍋中,注入清水,以大火 煲滾後,轉慢火煲3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花旗鮮參甲魚湯

增強體質靚湯:

此湯清潤可口、補肝益腎、 養陰潤肺、補而不燥,可增強體質,有助於提 升抗病能力

食材:

新鮮正野山參 (或新鮮花旗參) 60克、甲 魚半隻、雞腳6隻、紅棗4粒、蜜棗2粒、淮山20 克、龍眼肉20克、米酒1/2杯、薑3片

做法:

先將甲魚內部肥油及內臟清除乾淨,斬件;

雞腳切除指甲,分別汆燙去除血水及腥味, 取出後洗淨瀝乾;

新鮮花旗參與所有食材一同放 入鍋中,注入清水,以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煲2 小時,再轉小火續煲1小時,最後下鹽調味即可。

小滿 | 清淡飲食 吃苦嘗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宋·歐陽修《五絕·小滿》

今年小滿是2020年5月20日。小滿遇上“520”,今天您對您愛的人說愛你了嗎?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6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小滿的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的悶熱、潮濕的天氣即將來臨。從小滿節氣開始,我們要調整日常飲食起居,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不貪睡但也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清淡飲食,適當補充營養,註意除濕和祛火。

適度運動 調適心情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註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書法、釣魚等怡養性情,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雖然目前美國各州都已逐漸開放,但也要註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

清淡飲食 吃苦嘗鮮

飲食方面,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此時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註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滿後不但天氣炎熱,汗出較多,雨水也較多,飲食調養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為主,多吃粗糧

宜食“苦”以養心,益氣生津,例如苦菜、萵筍、花旗參、苦瓜等。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當然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

小滿節氣食譜推薦:

干貝炒萵筍絲 | 增進食欲 平肝明目

新鮮參炒野米 | 養生美容 益氣清血

食材選購(點擊即可購買):

點擊圖片進入特賣專場

新鮮參炒野米

材料:

  • 野米 1 杯
  • 糙米 1 杯
  • 新鮮參 2 oz(56g)
  • 青、紅、黃椒各半個

調味料:

  • 沙拉油1/4杯
  • 蒜頭四片
  • 胡椒、糖、鹽少許

烹飪小技巧:

  • 青、紅、黃椒最後再放入拌炒,才不會太熟而影響口感
  • 可用火腿、雞蛋、玉米、紅蘿蔔、豌豆等材料代替甜椒

今日立夏 | 靜心養心 健脾養胃

立夏天方霽,閒情喜暫舒。樹深添雨潤,溪落見人疏。

——明 · 張宇初《喜晴》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立夏之時,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曆書》有云:“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之后,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生长旺季,茁壯成長。

古人迎夏

商朝時,在立夏這天,天子會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大家一起到郊外去迎候夏天的到來。《禮記·月令》中說:“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還返,行賞、封諸侯,慶賜逐行,無不歡悅。”漢代沿承此俗,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

立夏- Timable 香港事件

明代始有“嘗新風俗”,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清代還有饋贈禮品的說法。關於這種說法在清代《帝京歲時紀勝》就有記載,書中說“立夏取平時曝曬之米粉春芽,並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以上均可看出古人們把立夏看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夏日“養心”,清淡飲食

從立夏開始,夏天的腳步漸漸走近。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夏日的高氣溫容易加劇人們的緊張心理,導致情緒煩躁不安,心火過旺。因此,從養生的角度看,立夏後,人們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註意“養心”。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食用新鮮花旗參,養胃生津,清熱補氣。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乾”的境界。

立夏養生食譜推薦

涼拌蘆筍鮮參絲 | 養胃生津,清熱瀉火

receipe

食材選購(點擊即可購買):

點擊圖片即可搶購新鮮參

穀雨 | 祛濕利水 養肝健脾

春山穀雨前,並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唐·齊己《謝中上人寄茶》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的穀雨自2020年4月19日起至2020年5月4日止。穀雨將“穀”和“雨”聯系在一起,蘊含著“雨生百穀”之意。穀雨時節,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谷得以生長,有助於穀類作物茁壯成長。所以農諺說「穀雨前後,種瓜種豆」——播種的時候到了。

穀雨品茶 祈求健康

穀雨也是采茶的時節,民間諺雲“穀雨穀雨,采茶對雨”。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采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谷雨時采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穀雨品新茶,相沿成習。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麽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養肝健脾 祛濕利水

穀雨節氣前後,降雨增多,濕氣也明顯增加。適逢春夏交替氣溫回升,專家提醒,此時的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內部的生理環境和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各臟腑功能的正常。做好穀雨養生對順利過渡到夏季有重要意義。

要留心體內的「濕熱」無法化散,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幫助清除體內濕熱,例如薏仁、赤小豆、陳皮、山藥等,還有食用蘿蔔、鴨肉、綠豆等涼性食物來清熱降火。同時,柳絮飛百花放,空氣中的懸浮物增多,是花粉症和鼻炎的高峰期,適量溫和的運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有當季新鮮的香椿和韭菜,不僅鮮嫩美味,更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穀雨為暮春,進入春天的尾聲,肝臟和脾臟運行旺盛,最有利於營養吸收,民間有道養肝的「穀雨湯」,以枸杞葉和枸杞、生薑、豬肝來煲湯,有助於清肝明目。同時春天容易腎水不足,使人感到疲倦困乏,可以按摩十指指尖,刺激穴道幫助提神醒腦,還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緩解情緒和壓力,例如黑芝麻、瘦肉、豆類、麥類等。

穀雨養生食譜推薦:

花旗參銀耳燉雪蛤 | 祛濕利水,疏肝健脾,潤肺養陰,提高機體免疫力

食材選購(點擊即可購買):

點擊圖片快速進入購買專場

即日起至4月23日,許氏美國館全網抗疫大回饋!超低$50免郵門檻,訂單滿$79即送一罐價值$39的超人氣花旗參片!